
1. 什么是非遺工坊?
非遺工坊是依托本地的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帶動當地人群就地就近就業的各類經營主體和生產加工點,是充分挖掘利用當地文化資源,組織農村勞動群體學習傳統技藝,從事手工勞作,從而促進就業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組織形式。
2. 我市現有非遺工坊的情況?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關于持續推動非遺工坊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各級文旅部門會同人社、農業農村部門,相繼開展非遺工坊的評審認定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各級非遺工坊194家,其中市級非遺工坊92家,省級5家。各非遺工坊以傳統技藝傳承弘揚為核心,通過規劃生產、品牌塑造和推廣活動等方式,有效促進非遺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增加鄉村群眾收入,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3. 申報市級非遺工坊有什么條件要求?
申報市級非遺工坊,需是已由區、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鄉村振興局共同認定為區、市級非遺工坊。申報材料包括:1.《青島市市級非遺工坊申報書》2.相關證明材料:非遺工坊法人證書,已正式公布區、市級非遺工坊的文件,能夠反映工坊全貌、開展生產和技能培訓、主要產品等情況的照片,其他有助于說明申報單位在非遺工坊建設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輔助材料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